新型涂层材料提升多联机换热效率
2025-10-14

近年来,随着建筑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空调系统在商业与住宅领域的广泛应用,多联机(VRF)系统的能效表现日益受到关注。多联机系统因其灵活的配置、高效的运行能力以及对不同负荷变化的良好适应性,已成为现代楼宇空调的主流选择之一。然而,在实际运行中,换热器表面结霜、积尘、腐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换热效率,进而导致能耗上升和维护成本增加。为应对这些挑战,新型涂层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正在成为提升多联机换热效率的关键技术路径。

传统换热器多采用铝翅片与铜管结构,虽然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但在潮湿、高污染或沿海等恶劣环境中,极易发生氧化、腐蚀及微生物附着,形成污垢层。这不仅降低了传热系数,还增加了空气流动阻力,影响整体系统性能。此外,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换热器频繁结霜,需周期性进行除霜操作,这一过程不仅消耗额外能量,还会造成室内温度波动,影响舒适性。因此,如何从材料层面优化换热器表面特性,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具有疏水、亲水、防污、抗菌及防腐功能的新型涂层材料应运而生。其中,超疏水涂层通过构建微纳米复合结构并结合低表面能物质,使水滴在表面呈球状滚动,有效抑制冷凝水膜的形成,从而加快排水速度,减少热阻。实验表明,在相同工况下,涂覆超疏水涂层的换热器表面冷凝水排出效率提升30%以上,显著增强了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同时,由于水珠滚动可带走部分灰尘颗粒,该涂层还具备一定的自清洁功能,延长了设备清洗周期。

另一方面,针对冬季结霜问题,研究人员开发出具有被动防霜功能的涂层。这类涂层通常基于光热转换材料或相变材料设计,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吸收环境热量或太阳辐射,轻微提升翅片表面温度,延缓霜晶形成时间。部分先进涂层甚至集成电加热微网结构,实现按需局部加热,避免传统大面积电辅热带来的高能耗。测试数据显示,采用防霜涂层的室外机在-5℃环境下结霜速率降低40%,除霜频率减少近一半,系统综合能效比(IPLV)提升约8%-12%。

除了防结露与防霜功能,抗腐蚀与抗菌涂层也在提升系统长期稳定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盐雾、高硫化物浓度的工业或沿海区域,普通铝材易发生点蚀和电化学腐蚀,导致翅片穿孔、风道堵塞。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涂层如硅烷基防腐涂层,能在金属表面形成致密保护膜,有效隔绝水分与腐蚀介质,经加速老化试验验证,其耐蚀寿命可达传统涂层的3倍以上。与此同时,掺入银离子或光催化材料(如TiO₂)的抗菌涂层,能够抑制霉菌、藻类等微生物在湿态表面的滋生,防止生物膜形成,保障空气品质并维持换热效率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新型涂层材料正逐步实现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许多产品已采用水性溶剂体系,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部分涂层还可回收再利用,符合当前环保政策导向。此外,随着喷涂工艺的进步,如等离子喷涂、原子层沉积(ALD)等精密涂覆技术的应用,使得涂层厚度更均匀、附着力更强,进一步提升了实际工程中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新型涂层材料通过改善换热器表面的物理化学特性,在提升多联机系统换热效率、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随着智能响应型涂层(如温敏、湿敏变色涂层)和多功能一体化涂层的发展,换热器将不仅是一个传热部件,更可能成为具备环境感知与自适应调节能力的“智能表面”。对于空调制造企业而言,积极布局涂层技术研发,推动其在多联机产品中的规模化应用,将是实现产品升级与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战略方向。可以预见,涂层技术的持续创新,将为暖通空调行业的高效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3366123956 CONTACT US

公司:北京赛博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州)次渠南里129号楼2层102

Q Q:3971291381

Copyright © 2002-2025

京ICP备2025110272号-3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3366123956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